你知不知世上有这种人

温瑞安:

“武侠教父温瑞安的热血武侠世界”——分享会掠影

清朗读会 2018-04-19

英雄不寂寞,执剑踏江湖

| 白衣人

        小时候读武侠小说,虽不知深意却也读的津津有味。每有大人问,你看的懂吗?我以为他是语文老师般,问我中心思想,便不敢答。却越读越多,那时候迷的是武。

        今日,武侠界泰斗温瑞安先生莅临昆山图书馆,参加百城千校巡讲,我心情澎湃,早早到了图书馆。温先生年过花甲,却精神抖擞,健步如飞,因是他从小习武的缘故,所以身体如此好,小说这样佳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讲课诙谐有趣,且别开生面。他说古今中外,武侠无处不在。蜘蛛侠吐丝好比段誉射出六脉神剑;伏地魔,黑寡妇也可谓是武林高手。他不用李白的《侠客行》,却用杜甫的《八阵图》给我们讲武侠,说张飞当阳桥前一声怒吼,令对方溃不成军,当是武侠小说中才有的情景。我细细品之,“江流石不转,遗恨失东吴”虽没有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气势磅礴,豪气冲天;但是蓄势待发,意境深远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又用一首乐府的古诗,《公无渡河》,他边讲边打鼓,意气奋发如少年。“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,堕河而死,将公奈何”。本是一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故事,却读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。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温先生说古龙嗜酒如命,也因酒丧生。如果那次没喝酒,他就不会死,也许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传世之作。但是不喝酒的古龙还是古龙吗?

        好像是在讲宿命,其实是在说情怀。是百折不饶,或者视死如归,也是对人生各种结局的坦然面对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也读了自己早年创造的诗:《蒙古》。清朗书房的几位美女随之呼应,当场朗读了他另外两篇试作。《袈裟》和《武林》。声音曼妙,一时诗意人间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讲到自己小时候养的两条大狼狗,一度保护家人邻居安全,但为歹人所害,一死一伤。受伤的狗断腿残活,身发恶臭。他们养了它好久,后来因为移民,不得不遗弃。好比侠客未必会有善终,临了是否会后悔?悲天悯人是境界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但求无愧于心。

        在互动现场有多名读者向温先生提问。温先生耐心解答。我也朝圣般问了温先生几个问题。温先生的小说,我早年大都拜读过。最早读的是《白衣方振眉》,后来看了《大侠萧秋水》系列,真正迷上的自然是脍炙人口的《四大名捕》。铁手的拳,追命的腿,无情的轻功,冷血的剑这四个人物都十分经典。尤其是坐在轮椅上的无情,自幼被挑段脚筋,却以手代足练出绝世轻功。并有无数暗器和无双智慧在四大名捕中成为领袖人物。小说构思巧妙,令人叹服。温先生小说另一特色是人物取名之妙,他笔下多美人。光闻其名便知绝色。比如:息红泪,林晚笑,艳无忧,嫣夜来,叶梦色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回答了我创造《四大名捕》的过程,也和我们谈了武侠的传承。

        怒向刀丛觅小诗,这句话形容温先生十分贴切。他是作家,也是诗人。他鼓励年轻人写作,说哪怕为了钱也好,为了名也好,最好是因为兴趣。但写作更重要的是志,武侠之志在于侠。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,侠之小者,除暴安良。

        武术是竞技,侠义是精神。武侠不是臆想,是我们中华的传统之一。武侠不死,中华不灭,生生不息,薪火相传。

诗意武林

| 和睦

重拾少年梦

卧看春雨连天

心中武侠情

总会被风吹散

仗剑走天涯

割断山高险峰

凉玉姗姗 自然流风

诗若鸣玉 谁堪共语

| 沈小苏

        什么是武侠?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定义。在我的心里,武侠是一种情怀,是仗剑走天涯的洒脱,是拔剑指不平的热血,是醒时观花醉里舞剑的浪漫,是一切现实不能实现的梦想……

        初识温先生是从《四大名捕》开始,它打开了武侠世界的另一扇窗。江湖开始与朝堂息息相关,侠义开始与平民命运相连,武功开始与责任交织相缠。这样武侠其实有些沉重,这样的江湖其实更为残酷,但却也更清醒更能震撼人心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本人与他的作品相似又不尽相同,相似在于那一身侠气、那一份磊落,不同在于那种温和接地气。4月41日的这次相见,就如一次江湖相遇,欢然而聚、击鼓而谈、畅然而谈、兴尽而别。聚时畅快,别时干脆。

        温先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,我们江湖再见。

| 小白

        听了温大家的讲座,对于武侠有了更深入一层的理解。侠之一字,并不局限于武功招式、江湖侠气,而是为人处世,有所坚持就是侠。期待温大家新的作品,顺便把《说英雄》填坑吧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清朗有你 温暖长伴

评论

热度(57)